“牢記相關法律 增強禁毒意識”
關于運輸毒品的法律法規你了解多少?
物流從業人員應嚴格遵守物流寄遞行業禁毒相關規定,嚴把進出口關。下文通過科普《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易制毒化學品購銷和運輸管理辦法》等與物流行業相關禁毒法律、法規內容及典型案例,結合“七號檢察建議”助力寄遞行業健康發展,進一步增強從業人員禁毒意識。
一、相關法律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
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一)走私、販賣、運輸、制造鴉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數量大的;
(二)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集團的首要分子;
(三)武裝掩護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檢查、拘留、逮捕,情節嚴重的;
(五)參與有組織的國際販毒活動的。
走私、販賣、運輸、制造鴉片二百克以上不滿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滿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數量較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走私、販賣、運輸、制造鴉片不滿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滿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單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從重處罰。對多次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未經處理的,毒品數量累計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三章第二十六條
公安機關根據查緝毒品的需要,可以在邊境地區、交通要道、口岸以及飛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碼頭對來往人員、物品、貨物以及交通工具進行毒品和易制毒化學品檢查,民航、鐵路、交通部門應當予以配合。
海關應當依法加強對進出口岸的人員、物品、貨物和運輸工具的檢查,防止走私毒品和易制毒化學品。
郵政企業應當依法加強對郵件的檢查,防止郵寄毒品和非法郵寄易制毒化學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第七十五條
郵政企業、快遞企業不建立或者不執行收件驗視制度,或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和國務院有關部門關于禁止寄遞或者限制寄遞物品的規定收寄郵件、快件的,對郵政企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對快遞企業,郵政管理部門可以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
用戶在郵件、快件中夾帶禁止寄遞或者限制寄遞的物品,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有前兩款規定的違法行為,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郵政企業、快遞企業經營國際寄遞業務,以及用戶交寄國際郵遞物品,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第八十五條
鐵路、公路、水上、航空的貨運和郵政、快遞等物流運營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主管部門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實行安全查驗制度,對客戶身份進行查驗,或者未依照規定對運輸、寄遞物品進行安全檢查或者開封驗視的;
(二)對禁止運輸、寄遞,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或者客戶拒絕安全查驗的物品予以運輸、寄遞的;
(三)未實行運輸、寄遞客戶身份、物品信息登記制度的。
《易制毒化學品購銷和運輸管理辦法》第三十三條
承運人違反規定運輸易制毒化學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機關應當責令停運整改,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一)與易制毒化學品運輸許可證或者備案證明載明的品種、數量、運入地、貨主及收貨人、承運人等情況不符的;
(二)運輸許可證種類不當的;
(三)運輸人員未全程攜帶運輸許可證或者備案證明的。個人攜帶易制毒化學品不符合品種、數量規定的,公安機關應當沒收易制毒化學品,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二、相關真實案例
案例一:廣州市一物流公司運輸毒品被罰30萬
2017年9月下旬,外地公安機關在偵查一起販毒案件時,發現一條嫌疑人徐某通過廣州市內物流公司運輸毒品的線索。
經查,涉案毒品是嫌疑人徐某通過上家購買,簡單包裝后通過廣州市粵達物流公司寄往外地。2017年10月份以來,專案組輾轉省外以及省內、市內多地,充分調查嫌疑人徐某涉毒案件情況,以及粵達物流公司未嚴格執行禁毒安全保障制度的情況,固定相關證據。
經查實,粵達物流公司未嚴格執行禁毒安全保障制度,導致承運毒品一案,事實清楚,證據充分。2018年2月27日,白云警方依法對粵達物流公司作出3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決定。
案例二:物流快遞車和大貨車運輸毒品被查
2021年記者從云南德宏邊境管理支隊了解到,該支隊芒市邊境管理大隊近日連續破獲兩起毒品案,繳獲毒品41.77千克,抓獲犯罪嫌疑人1名,查扣涉案轎車1輛。
德宏邊境管理支隊介紹,5月30日,芒市大隊在轄區芒瑞大道公開查緝時,在一輛物流快遞車上發現一個可疑包裹,經拆開檢查,民警發現包裹內全部為冰毒可疑物,經稱量凈重28.65千克。6月1日晚,芒市大隊木康邊境檢查站民警在杭瑞高速芒市服務區公開查緝時,從一輛大貨車底盤的彎梁內查獲捆綁的冰毒13.12千克,駕駛員梁某被民警當場控制帶離。
案例三:跨省運輸毒品的典型案例
2017年1月17日,韋某波糾集韋某春、周某茂(二人均已判刑)從云南省出發將30000粒甲基苯丙胺片劑(俗稱“麻古”)藏匿在他人駕駛的大貨車的隱蔽位置,自己駕車跟隨并于運輸途中伺機取出,再運至柳州市交給接貨人。2017年2月中旬,韋某波糾集韋某春和韋某(已判刑)從云南省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出發,將毒品藏匿在他人駕駛的貨車底盤和車廂連接處,自己駕車跟隨至常吉高速沅陵服務區準備取出毒品時被車主發現,遂逃離現場。后公安機關在該大貨車中查獲20塊海洛因,凈重共計7519克。2017年3月下旬,韋某波糾集韋某春、韋某、周某茂采用同樣方式將36000粒甲基苯丙胺片劑從云南省運至湖南省邵陽市交給接貨人。
被告人韋某波的行為已構成運輸毒品罪,懷化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以運輸毒品罪判處韋某波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經報請最高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核準韋文波的死刑。
本案是一起跨省運輸毒品的典型案例。走私、運輸大宗毒品等源頭性犯罪,歷來是人民法院打擊毒品犯罪的重點。被告人韋某波為牟取高額的運費,組織他人多次運輸毒品,數量特別巨大,其主觀惡性極深,社會危害性極大,罪行極其嚴重,應依法嚴懲。人民法院依法對韋某波判處死刑,體現了對源頭性毒品犯罪的嚴懲立場。
三、貫徹落實“七號檢查建議”助力寄遞行業健康發展
為遏制利用寄遞渠道實施違法犯罪多發勢頭,推動強化寄遞安全法治化治理,最高檢發出“七號檢察建議”,以促進寄遞行業堵塞管理漏洞,健康持續發展。寄遞企業應當強化責任意識,積極對照“七號檢察建議”,加強監管和整治。
一是實現常態化監管。明確監管主體責任,完善全方位監管體系,通過定期,不定期檢查,抽查或者明察暗訪等方式,推進寄遞業安全監管信息平臺建設,消除監管盲區。
二是推進實名收寄和收寄驗視制度落地落實。細化實名收寄、收寄驗視、過機安檢三項制度的操作規范推廣驗視留痕、人臉識別、二維碼掃描、寄遞系統與身份信息綁定等經驗做法。
1.在收寄環節,寄遞企業網點要認真履行實物驗視職責,嚴格執行當場開箱驗視內件的規定,檢查不能流于形式。相關的監控設備監控到位才能及時發現可疑物品,從而從源頭上預防夾藏毒品寄件的寄出。
2.在分揀環節,寄遞企業處理中心安全監控職責要履行到位,及時檢查并發現已收寄夾藏毒品的寄件,避免該寄件進入運輸渠道。
3.在運輸環節,包括從外省寄遞企業寄件進入我省后的運輸至投遞前的環節,寄遞企業分撥中心要認真履行安全檢查職責,使用具備透視探測功能的安全檢查設備或者能有效發現可疑物品,防止毒品如正常物品一樣流通。
4.在投遞環節,通過安檢設備發現可疑物品并及時報警,向公安機關、郵政管理部門報告,不讓毒品蒙混過關,流入社會,絕不縱容毒品犯罪。
三是完善從業人員培訓制度。積極開展預防寄遞違禁品宣傳,在寄遞網點等經營場所張貼、播放宣傳資料,提升快遞員識毒認毒防毒意識。
禁毒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做一名知法、學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了解毒品基本知識和禁毒相關的法律法規
增強個人識毒、防毒和拒毒的意識和能力
積極檢舉吸販毒行為 自覺抵制毒品侵襲
嚴防不法分子利用快遞物流運輸毒品案件發生
為打贏新時代禁毒人民戰爭貢獻“物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