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識毒技能 守護物流凈土”
寄遞物流逐漸成為毒品流通的常態
禁毒工作面臨著新的壓力和挑戰
一起來學習識毒技能
共同守護物流凈土
不讓物流變“毒流”
近年來不法分子利用物流寄遞帶來的貨物流動便利性、人貨分離的隱蔽性以及行業安全管理漏洞,進行寄遞渠道販毒,互聯網+電子支付+物流寄遞”已經成為毒品犯罪的主要方式。下文將整理包裹收寄正確操作、關于毒品包裹的辨別、物流寄遞藏毒方式等知識及案例,進一步提升物流行業相關從業人員對毒品的警惕性,有效掌握辨識毒品的方法,嚴防毒品等違禁品通過快遞的方式傳播。
案例一:
2019年2月15日,自貢富順警方在“冬攻”專項行動中破獲了一起涉毒案件,該案件中,涉毒人員的藏毒方式十分隱蔽。其將毒品藏至豆花蘸水中郵寄,想要瞞天過海,不料卻被快遞小哥發現。
經查,2018年9月21日,馮某將疑似毒品裝在塑料袋中,放在豆花蘸水里,準備郵寄到深圳,被快遞人員在日常檢查中發現并報警。經公安機關檢查,該快遞內有疑似毒品冰毒兩袋共計1.22克、疑似毒品麻古一袋共計0.17克。經鑒定,以上三袋疑似毒品中均檢測出甲基苯丙胺成分。2019年2月15日,辦案人員將馮某抓獲歸案。
案例二:
2020年5月17日凌晨,在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某快遞公司安檢口。安檢員周某正熟練地用X光機,檢查著一個個大小不一的快遞包裹。突然,一聲異響打破了深夜的寧靜,出現異常的是一個紙盒包裹,打開紙盒,里面有兩個圓形紙筒,一個無異常,另一個內部有七包用錫箔紙包裝的白色粉末,均為冰毒甲基苯丙胺,共計凈重86.68克。
經民警調查,很快核實了犯罪嫌疑人為“字畫賣家”胡某,并迅速對其實施抓捕。
案例三:
2014年2月,云南臨滄邊防支隊賣鹽場邊境檢查站查緝官兵在南孟公路查緝點對一輛從南傘鎮開往昆明的物流車進行例行檢查時,一箱從南傘發往昆明的貨物引起了查緝官兵楊猛的警覺。
楊猛撕掉紙箱上的玻璃膠布,拿出一片面膜仔細檢查,面膜包裝完好,封口也沒有二次黏合痕跡。但就在楊猛準備把所有面膜重新裝箱時,一個數字讓楊猛眉頭一緊。包裝上印著面膜凈重5克,可手里的這張面膜,不管怎么掂量都超過5克。
楊猛立即搬來電子秤對面膜進行稱重。果不其然,電子秤顯示這片面膜重14.5克。怎么會多出9.5克?隨后,該站官兵把密封完好的面膜拆開檢查,在面膜上,官兵們刮下了一層厚厚的海洛因。這箱面膜總計藏毒1223克。
案例四:
2022年9月17日,深圳郵局海關在進境快件中查獲冰毒51克。深圳郵局海關現場關員對1票進境快件進行機檢查驗時,發現圖像異常,有夾藏嫌疑。經依法開拆檢查,在包裹內2盒凡士林內部查獲用錫紙和透明塑料袋包裹的無色晶體一批,經現場檢測提示為冰毒,凈重51克。
案例五:
2021年8月17日,江津區禁毒支隊在一小區門口布控,將前來收取包裹的熊某、王某、聶某當場抓獲,從其獲取的包裹內查獲12個茶葉鐵盒,鐵盒內裝有麻古42坨,凈重7914.6克。2021年8月17日,江津區禁毒支隊在一小區門口布控,將前來收取包裹的熊某、王某、聶某當場抓獲,從其獲取的包裹內查獲12個茶葉鐵盒,鐵盒內裝有麻古42坨,凈重7914.6克。
物流行業相關企業應加強企業員工識毒、辨毒能力,做好物流寄遞渠道安全管理,嚴防不法分子利用物流、寄遞渠道非法運輸、寄遞毒品或制毒物品,切實從源頭上切斷毒品的傳播和運輸途徑,不斷凈化物流行業寄遞渠道的安全環境。
get以上識毒小技能
練就火眼金睛 成為毒品“克星”
助力打造“無毒寄遞”
共同建設“綠色物流”
筑牢行業安全防護網!